VISIT FUKUOKA

不斷燃燒小小的熱情

印章秀島(Han no Hideshima)創業已有91年,我們採訪了第二代店主秀島徹(Hideshima Toru)。探究職人的想法,他透過印章的魅力表達日語的幽美和日本人的玩心。

創業90多年,日本第一的印章店

位於福岡市東區的「筥崎宮」是日本三大八幡神社之一。在離參拜道路稍微有一點距離的道路上,有一家印章數量日本第一的印章店「印章秀島」。

*八幡:日本神道教中供奉弓道和戰爭之神的神社,一般認為供奉的是大約公元270年到310年在位的應神天皇之靈魂。

「您叫什麼名字?」

對方回答這個問題後,店主會拿起一隻用舊的筆,在手邊的紙上寫上名字。然後默默離開,拿起手電筒,走到一組架子前。架子鋪滿了整面牆壁,高得幾乎能到天花板。約10萬枚以上的印章,像蜂窩一樣密密麻麻,擠滿了整個架子。他憑藉手電筒的光亮,就像是事先知道在哪裡一樣,只花了幾十秒,就找到了自己要的那一枚,輕聲道「找到了」。

1931年,第一代秀島年(Hideshima Minoru)創立了「秀島印舖」。現在的第二代店主秀島徹,在1972年25歲時,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商號。當時機器雕刻正開始普及。秀島徹先生從懂事起就拿著雕刻刀,看著父親雕刻的樣子,偷師學藝。他開始覺得自己想追求的並不是機械能夠大量生產的東西,而是自己喜歡的手工雕刻技術。將其製造商事業的重心放在了印章的設計上。

隨著研究著日本傳統文化之一「印章」的相關歷史,瞬間就被其魅力吸引。

在文字和紙張之前誕生的創造物

印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世界最古老的古代文字「楔形文字」被發現之前的500多年,有一種印章被稱為「滾筒印章」,當做像是護身符的東西來使用。後來,被傳到了非洲,也到了歐洲並向北傳播,還經絲綢之路傳到了中國。中國有著豐富的「葉蠟石」,作為篆刻的石料非常容易加工。另外,獨特的漢字文化、紙的發明、朱色印泥原料的發現,讓印章文化迅速發展起來。後來掌權者為了將自己的名字留在歷史上,其手段之一,就是習慣在所有作品和書籍上用印,其中一部分在奈良時代(710-784)傳入了日本。

當時日本的首都「平城京」位於現在的奈良縣,實行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在華麗絢爛的貴族文化興盛過程中,「印章」被用來顯示貴族和官人的冠位。最初,印章的目的並非為了用印,而是作為財富的象徵,用帶子掛在腰間隨身攜帶的裝飾品。之後,印章在僧侶和文人之間流行,與印跡設計一起朝著藝術的方向發展。

在1871年以後印章在日本普及化。其主要契機是,政府發布的「印鑑登錄制度」。「印鑑登錄制度」即是公家機關將個人的印跡與姓名、住址、性別等情報一起管理,為了在簽訂不動產買賣和貸款等需要本人確認的重要合約時,有更可靠的證明核對。通過這些新制度的導入,解放了此前禁止自報姓氏的階層。他們能夠得到被稱為「實印」的印章,作為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的證據。

由日本人的玩心發展出的有趣名字

秀島先生說「人們的姓氏,比如說『田中A』、『田中B』……即使都相似的,好像也是可以,但結果被細分為10萬種以上的姓氏,這一點很有趣」。之所以產生了這麼多種個性豐富的姓氏是在於日語特有的3種文字分別「漢字」「平假名」「片假名」。日本人樂於將這些文字組合在一起,加上其發音和含義,藉此過程創造出新詞。此外俳句、短歌、川柳等表達語言之美和玩心,這些方法已經作為一種文化根深蒂固,姓氏可能也因此得到啟發。

姓氏誕生於各種語言遊戲之中。思索其由來、原委是非常浪漫的事情。除了源自日本地名和職業的姓氏以外,還誕生了許多「邊銀(penguin 日文发音同企鹅)」先生、「貓屋敷(nekoyashiki)」先生等少見的姓氏。

也有人因為許多官方申請書填寫錯誤,或者因為公家機關負責人誤讀,正式姓氏就這樣被登錄下來。罕見的姓氏在一般的店都不賣現成的印章,所以通常需要定製。

秀島先生對這些罕見的姓氏很感興趣,大約從40年前就開始齊備各種姓氏的印章。

不想讓任何客人等待──

出於這個考量,除了辭典而外,秀島先生還通過報紙、電視、書籍、漫畫、電話簿等各種弄得到手的媒體,每天進行查詢,尋找不曾見過的姓氏。還經常隨身攜帶紙筆。不知不覺之間養成了每天詢問到店客人的姓氏並且進行記錄的習慣。如果遇到太罕見的姓氏,就會去公家機關諮詢,確認這個姓氏是否真的存在。如果這個姓氏確實存在,即使還沒有人下單,他都會製作印章,陳列到商品中。

最近秀島先生作為「姓氏研究家」在眾多媒體上露面。幾乎每天都有名字罕見的客人從日本各地到訪秀島先生的店,這裡簡直就成為一個奇妙的地方。

令人沉醉的職人技手工雕刻印章的魅力

如果只做寫姓氏的印章,機器也能做到。秀島先生比誰都清楚,正因為如此,他才一直保持作為設計師的驕傲,追尋姓名的起源來製作有故事的印章。

投入製作時,首先用墨和毛筆來起草客戶的名字。定好字體形象之後,會在印章材料上面簡單地描繪草圖,然後拿起自己鍛造的鋼製篆刻刀。基本動作是按、拉、打。可以從任何位置開始雕刻。有的地方需要用很大力氣,就像向刀尖的一點施加整個體重的力量一樣,而有的地方則需要用像是把1mm等分為100份的精巧之力來細膩雕刻。只要錯了一處,就會重新做。就像是要給印章注入生命與靈魂一樣來進行雕刻。在工坊內,即使是他的呼吸,都被緊張感包圍。

雕刻完成之後,會塗上朱紅色的印泥,在紙上試印。據秀島先生所說,想要讓印章印出清晰漂亮的印跡,至少需要修行2年。反覆微調,接近完成想要達到的效果時,篆刻刀會變熱,而臂腕的力氣會一下子被削弱。

長達半個世紀從事印章製作。現在秀島先生74歲了,他說在刻完一枚繁複的印章後,他的手會麻痺好幾個小時。

仔細觀察雕刻好的印章表面,在其精巧的外形中,可以感受到手工雕刻特有的風味。就像是印章反映了客人的個性,這正是在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創作。因其高度設計性,除了眾多書法家、畫家、相撲力士等知名人士,還有國外的重要人物紛紛委託他製作印章,至今秀島先生已經親手製作了1000多個的印章作品。

「我不會硬用同一個讀音的漢字來應付,而是設計使用符合那個人的氣質和形象的字,或是吉利的漢字。因為印章的魅力即來自於字詞本身。」

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秀島先生想要通過製作手工雕刻印章,來傳達日語魅力的真摯想法。

繼續篆刻日本獨特的「印章文化」

近年來,日本從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擴大和數位時代的觀點出發,在行政手續和內部文件中不需要蓋章(無印章化)的趨勢逐漸加快。因此,印章的需求也日益減少。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詢問了秀島先生的見解,他冷靜地回答說「公開場合使用的實用印章可能會在大概15年後消失吧。」他認為未來需要的印章,會帶有曾經在日本盛極一時的藝術風格,更接近印章本來具備的意義。

秀島先生還說道「即使印章的形式改變了,也應該作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而保留下來,必須得保留下來才行。製做一枚就會讓人愛不釋手、會讓人想一直使用,這是我今後想持續製做的印章」。印章之所以能作為日本傳統文化而繼續留存下來,都是因為職人們專心致志地雕刻印章,強烈地想要保護文化和獨一無二的精巧技術。

※補充說明

「印鑑」:指作為銀行印或實印登錄的印跡。

「印跡」:在紙類上按印章的痕跡。

「判子」:刻有文字的戳章本體。日文正式說法為「印章」。


〈個人簡介〉

印章秀島(株式會社秀島彫刻工業)

印章設計師 秀島徹先生

出生於福岡縣福岡市。是印章秀島的第二代店主。作為印章設計師,一手承擔從設計到雕刻的製作工序。


◆印章秀島(株式會社秀島彫刻工業)

福岡市東區箱崎1-36-38

+81-92-651-3085


採訪與文稿: Natsuki Shinmoto(Chikara)

照片: Kazuhiro Kaku

項目總監: Chikara

Why not check out some of our other articles?

ARTICLESFind out the best that Fukuoka has to offer, and plan ahead of time to make your travel an unforgettable one.

  • Explore the Tour de Kyushu 2023 in Japan

  • Welcome to the 2023 World Aquatic and World Aquatic Masters Championships in Kyushu, Japan

  • 福岡縣的職人側影
    熊谷祐介──陶瓷器職人

  • 福岡的職人側影
    劇裝設計師ARAKI SHIRO先生

  • 跨越時代流傳下來八女茶的魅力

  • 福岡的靈魂美食
    令人垂涎的當地美食

  • 八女市的當地生活:
    綠茶、傳統工藝,以及一望無際的星空

  • 福岡市的當地生活:
    藝術、海灘,以及咖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