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 FUKUOKA

朝著溫暖和煦的光芒所照射的方向

伊藤權次郎商店從創業已有200年歷史,我們採訪了第八代店主伊藤博紀先生。探究八女提燈的魅力和年輕職人的驕傲。

在充滿自然氣息的筑後地區培育的傳統工藝

追求透過和紙照亮我們的溫柔之光──。距離福岡市中心約1小時車程。八女市位於福岡縣西南部的筑後地區,擁有美麗的山間綠意和清澈的水源,是一座人口約6萬人的地方城市(※來自令和2年全國人口普查速報)。從江戶時代(1603-1868)到幕末時期(19世紀後半),名士有馬氏作為藩主,在這裡設置了久留米藩。從曾經繁華的城下町中心的街道,可以感受到當時的繁榮氣息。

肥沃的土壤與流到筑後川的清流是讓傳統工藝文化走向成熟的不可或缺條件。八女作為日本屈指可數的茶葉產區而為人所知,此外也因為生產竹子和手漉和紙而聞名。「八女福島佛壇」、「八女石燈籠」、「八女和式陀螺」之類,眾多工藝文化開花結果,其魅力也傳承至今。

燈籠是源自中國的照明器具,昔日人們會在燈籠裡點上蠟燭然後帶著走。 燈籠最初用於祭典及儀式等宗教的場合,江戶時代以後蠟燭開始普及,燈籠作為日常生活使用的照明工具,遍及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典型的有手提式的「弓張提燈」和懸掛式的「吊燈籠」,此外還有其他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燈籠。

在日本,有在每年8月的盂蘭盆節裝飾「盆提燈」來供養祖先的文化。此外,「御神燈」被供奉在寺廟和神社,也為了帶來吉利而用在娛樂表演的裝飾,是一個很熟悉的場景。如此一來,燈籠作為日本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在文化性和實用性上都發揮了作用。

國家指定傳統的工藝品「八女提燈」也是從這一系譜衍生出來的無與倫比手工藝品之一。據說19世紀初期在舊八女郡福島町的製作是起源,大正時代(1912-1926)之後,八女提燈特有的「盆提燈」成為主流,並擴散到了整個九州。

匯集了八女文化,獨一無二的職人技

現今,八女的市區仍舊保留著十分有氛圍感的商家建築。街上保留著從江戶時代到昭和初期(1926-1989)的「真壁造」和明治時代以後的「居藏造」等,在此悠閒漫步也不失為一件樂事。街道上一字排開的老式木屋中的一間就是「伊藤權次郎商店」。1815年第一代店主伊藤彌平先生創立了該店,當時是一家指物商,販賣自己做的家具和門窗隔扇等木工產品。第二代店主清八,開始製作供養祖先的盆提燈,第四代店主權次郎定下了現在的商號。

這家店是八女唯一一家,製作裝飾在神社、寺廟和餐廳裡的「裝飾提燈」的店。於1990年,繼承這一歷史的第八代店主伊藤博紀先生出生了。他是一名剛嶄露頭角的32歲年輕職人。伊藤博紀先生在繼承家業之前,想先體驗一下外面的世界,於是在大學畢業後去了一般企業就職。在一家大型商業設施積累了策劃和銷售的經驗之後,於5年前回到老家,開始製作八女提燈。

八女提燈的特徵在於其獨特的製作方法。京都和岐阜作為日本國內屈指可數的燈籠產地而被大家所知。在這兩個地方,製作燈籠時,會一圈一圈地將竹篾固定在基底的木模上,做成骨架。而製作八女提燈時,職人會把用和紙連接起來的長達幾十公尺的竹篾,呈螺旋狀手工卷在木模上,用這種方法來完成一個燈籠。這種方法被稱為「一條螺旋式」。

另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在當地採購到竹篾和手漉和紙等原材料。這也是在八女的燈籠製作能夠傳承下來的主要原因。

首先,組裝木模,做好基底準備。其次將木模固定在底座上,旋轉著將竹篾繞在上面,然後再將和紙貼在上面。竹篾的首尾被和紙和漿糊連接起來,猶如繩子一般柔韌,八女提燈的「一條螺旋式」工藝也因此得以實現。伊藤先生說「光從連接竹篾的技藝,就能夠看出職人的本領」。漿糊塗多了反而不好。他說訣竅是不要將兩根竹篾的首尾固定得太緊,要稍微留有一點餘地。

將竹篾纏繞完畢之後,加以調整,使表面高度均勻。這是為了讓骨架更加結實,使表面看起來更漂亮。完成這道工序後,要用刷子輕輕敲打骨架,薄薄地塗上一層漿糊,然後迅速將和紙緊緊貼在每一面上。兩端曲線變得比較陡,因此和紙會容易有摺皺,貼上去是非常困難的。黏貼完畢之後,用剃刀細心地一口氣將多餘的紙張切掉。重複這一過程,直到將和紙全面貼好。讓它乾燥一夜,然後再將木模取下來。為了讓燈籠口更加結實,會加固一下內部,用手指折出摺痕,在上下兩個口,貼上木皮就結束了。

之後便是「上色」的工序。由身為畫師的哥哥達耶先生接手,給燈籠賦予生命。約10名職人各自負責各項工序,「分工制」也是一種重要機制,守護擁有200多年歷史的老鋪。

感受享譽世界的八女提燈之魂

日常生活中燈籠必不可缺,浮世繪中也頻繁地出現。柔和地照亮人們的生活,日本傳統的照明器具,兼具超越實用性功能的設計性和造形之美。

用牛仔布的燈籠和繪有妖怪、骷髏的燈籠。環視伊藤先生的工坊,就會注意到大放異彩的獨特燈籠悠然地被懸掛。伊藤先生一直在積極推動與企業、商店等其他行業的合作。在尊重傳統工藝行業的同時,要堅持進行前衛且「尖銳」的挑戰並不容易。伊藤先生正沿著自己所相信的道路前進,並創作出了許多前所未見的創新產品,從這些方面我們能夠感受到伊藤先生的氣勢,以及他作為藝術家的意志。

他熱情滿溢的工作在海外也受到了高度評價。受2018年公開的迪士尼電影『胡桃鉗與奇幻四國』(英文原名:The Nutcracker and the Four Realms)製作組的邀請,伊藤先生向海外提供了為他們而製作的八女提燈原創設計。此外,他還為了2020年公開的Netflix原創電影『麗貝卡』(英文原名:REBECCA),給製片廠提供了自己的作品。伊藤先生一直堅信「燈籠能夠營造出日式的氛圍」,由此他再次認識到了燈籠的美學價值,並確信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

像這樣,伊藤先生在全世界大顯身手,而支撐著他工作的,無非是對創造物品的真誠態度和純粹的精神。

「在資本主義經濟中,製造時都重視生產效率和利益,而我們的工作卻有所不同。因為我們的對象不是人類而是神。我們職人用『心』來面對神,而不是用效率和利潤。神明能夠看穿一切,所以在工作的時候,我總是牢記謙遜之心。」

事實上,他的作品也經常被敬奉給神社、寺廟等神仙居住的地方。伊藤先生說「當我進入這些神聖的地方時,都會挺直腰背,心情也變得莊重而肅穆」。我們還參拜了福岡市博多區的「櫛田神社」,這裡也是伊藤先生敬奉燈籠的地方之一。

「櫛田神社」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是福岡代表性的祭典「博多祇園山笠」的舞台。從福岡市的鬧區中洲步行便能到達這裡,「櫛田神社」也被大家親切地暱稱為「御櫛田先生」,是一個非常有人氣的景點。除了僅用於特殊祭神儀式的燈籠以外,中神門的左右日常裝飾著的「二尺五寸丸」燈籠也是伊藤權次郎商店的作品。「二尺五寸丸」燈籠的主題圖案是神社內大銀杏樹的葉子。表現出了銀杏隨著四季的變化而改變顏色,落下的樣子。

伊藤先生的燈籠,明亮的黃色很顯眼。權禰宜(神社職位的一種)高山定史先生告訴我們「有很多人停下腳步,細細觀賞或者拍照」。他繼續說「海外人士似乎也都很喜歡,我們也很開心」。將八女提燈敬奉給有歷史與傳統的福岡博多的總鎮守。這段寶貴的經驗對伊藤先生來說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

點亮燈籠就是迎接神明和祖先。正是在光的另一側,日本的傳統與精神才安靜地存在著。燈籠是連接我們與異世界的媒介,伊藤先生通過他的作品,每天都持續不斷地與看不見的世界交流對話。

伊藤權次郎商店 

伊藤 博紀(Hiroki Ito)/八女提燈職人

1990年出生於福岡縣。大學時學習市場營銷,畢業後在時裝大樓做過宣傳推廣活動。之後,返回福岡縣八女市擁有200多年歷史的「伊藤權次郎商店」,作為職人正式開始製作燈籠。目前他作為第八代店主,在守護傳統的同時,每天都致力於新的挑戰。


◆伊藤權次郎商店

福岡縣八女市本町220番地(東古松)

+81-943-22-2646


◆櫛田神社

圖片來源:福岡市

福岡市博多區上川端町1-41

+81-92-291-2951

全天開放(中神門的開放時間是4:00~22:00)


採訪與文稿:Mayuu Yasunaga(Chikara)

口譯:Aaron Schwarz

照片:Kazuhiro Kaku

項目總監:Chikara

〈資訊〉

推薦行程:長期停留在八女市─在福岡的茶葉產地享受辦公度假

Why not check out some of our other articles?

ARTICLESFind out the best that Fukuoka has to offer, and plan ahead of time to make your travel an unforgettable one.

  • Explore the Tour de Kyushu 2023 in Japan

  • Welcome to the 2023 World Aquatic and World Aquatic Masters Championships in Kyushu, Japan

  • 福岡縣的職人側影
    熊谷祐介──陶瓷器職人

  • 福岡的職人側影
    劇裝設計師ARAKI SHIRO先生

  • 跨越時代流傳下來八女茶的魅力

  • 福岡的靈魂美食
    令人垂涎的當地美食

  • 八女市的當地生活:
    綠茶、傳統工藝,以及一望無際的星空

  • 福岡市的當地生活:
    藝術、海灘,以及咖啡

View All